上周,省委宣傳部會同省科技廳、省住建廳,組織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南方日報、廣東廣播電視臺、浙江日報等中央、省外及省直重點媒體,來到東莞市開展集中采訪報道,深入松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走訪廣東思谷智能技術有限公司。
原來~
這次新聞是和最近熱門詞緊密相關
——“廣深科技創新走廊”
此次國內重點媒體團的到來,
主要是重點關注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與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建設莞企帶來的新發展與新變化。
今年,廣東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設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的戰略,對標全球打造“中國硅谷”,并且明確廣州、深圳、東莞要切實擔負起主體責任。東莞的發展首次被放到與廣州、深圳兩個國家中心城市同一平臺去謀劃推進。
東莞在建設廣深科技創新走廊中,究竟發揮怎樣的作用呢?思谷又將擔任什么樣的角色?
12月18日,廣東衛視《廣東新聞聯播》播出《東莞:建設廣深科技創新走廊中部脊梁》。報道稱,在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大背景下,東莞正開啟新一輪創新驅動發展,主動參與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建設,以科技創新支撐引領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轉型,推動東莞在更高起點上實現更高水平的發展。而思谷,正是東莞挺起廣深科創走廊中部脊梁的典型示范企業。
請看詳細新聞報道
采訪過程中,思谷董事長王瑜輝告訴記者,思谷公司是由華中科技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廣東華中科技大學工業技術研究院孵化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歷經高校—研究院—產業化公司的發展歷程,是切實落實企業成果轉化、市場反哺這一完整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發展模式的標桿性企業。而王瑜輝說的企業成果轉化能力,正好是東莞在融入廣深科創走廊建設的重要一步。
思谷憑借著高新技術和鉆研的韌勁,從一開始迅速在智能制造行業嶄露頭角,到如今成長為國內該行業的領軍企業。思谷智能始終肩負著將智能制造產業化的使命。為了引領行業的發展,思谷智能非常重視人才梯隊的建設。如今,思谷智能擁有中科院院士2名,并且還有“國家千人計劃”、“973首席”、國家“杰青”等高層次人才,是廣東省國際創新團隊和市領軍人才團隊產業化基地。在市場驅動背景下,思谷智能不僅獲得了客戶的認可,而且打破以感知產品為代表的核心零部件的國際壟斷。
思谷一直走在創新的路上,是致力于中國領先的智能制造感知產品、裝備和解決方案提供商。未來,“中國硅谷”會在這方土地出現,思谷將時刻準備著,助力廣深創新走廊建設,助推東莞實現更高水平發展!
什么是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簡單來理解,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就是一條連接了廣州、深圳、東莞,長度約180多公里,總面積超過1.1萬平方公里的經濟帶。
從夜景圖上看,南海之濱的這一條都市帶是世界上燈光最璀璨的區域之一。這些燈光不僅是萬家燈火,更是中國的創新之光——深圳灣創新總部基地、東莞松山湖、廣州科學城……這些關鍵節點像明珠一樣,串聯起了這段充滿活力的長廊。
(題材來源:綜合南方日報、廣東衛視《廣東新聞聯播》、東莞日報、東莞陽光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