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日前公布了
2020年廣東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名單
共有822家企業上榜
其中,東莞松山湖有五家企業榜上有名,
思谷(SYGOLE)榮幸成為入圍企業之一。
《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遴選辦法》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自通知之日起,有效期三年。根據《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遴選辦法》,各地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要加大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創新方式方法,積極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做大做強。同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應發揮自身優勢,進一步提升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自主創新力,形成較強的核心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為全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和轉型升級提供示范。
專業化
思谷—領先的智能感知產品和智能制造解決方案提供商。
思谷于2010年創立,是由華中科技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廣東華中科技大學工業技術研究院孵化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歷經高校—研究院—產業化公司的發展歷程,是切實落地政府支持、院校協作、企業成果轉化、市場反哺這一完整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發展模式的典型企業。
從核心技術源起于華中科技大學,產業孵化于廣東工研院,到對標國際一線品牌,已發展成為全球領先的工業識別產品和智能制造解決方案提供商。
思谷致力于用技術與創新為制造賦能,
以“凝聚物聯智慧、成就智能制造”為理念,
二十年聚焦專注智能感知技術,以客戶需求引導技術創新。
精細化
二十年間,思谷通過不斷革新技術和產品,正在為汽車、家電、手機、軍工航空航天、電力、物流等眾多領域推動生產方式的不斷變革,致力于為制造企業提供工業級RFID感知、機器視覺、力位傳感等智能制造感知器件及解決方案。
目前已擁有60余項發明專利,其中RFID制造技術獲得國家發明二等獎,并參與多項傳感器接口/載碼體等國家標準及行業標準制定,產品品質獲得CE/UL/EMC/FCC等國內外權威機構認證,連續多年被工信部評為“工業RFID領域最佳企業”,獲得中國RFID工業領域最佳產品獎、最佳企業影響力獎、國家智能制造示范工程獎,入選東莞市首批協同倍增計劃企業,榮獲東莞市科學技術獎市長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榮獲由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
在國家智能制造重大工程項目建設中,為50%以上重大工程提供自主安全可控感知產品。產品已占領家電行業新增智能生產線70%的市場份額,新能源和汽車以及機器人領域20%以上的市場份額,通過ISO9001認證、歐盟CE認證、EMC認證以及國家無線電管理委員會的產品認證,成為多家世界500強企業的核心供應商。
參與4項國家智能制造標準制定,中標工信部“2019年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 (東莞唯一一家硬件中標單位),國內唯一以物聯網傳感器為核心技術產品的供應商。
實現智能制造裝備領域關鍵技術與核心產品的國產化,是國內唯一可替代國外品牌的智能感知產品供應商。
特色化
思谷具有人才層次高、技術含量高、市場認可度高、發展潛力大等特點,擁有研發團隊近40人,包括中科院院士2名,“國千”、“973首席”、國家“杰青”、“長江學者”等高層次人才。
思谷研發產品在抗干擾性、讀取速度、讀取距離、接收靈敏度等方面已領先國際知名廠商,國內首創,國際先進;應用于工業各種場景的載碼體,解決了抗金屬、高靈敏度、和介質無關等優化設計問題,打破國外技術壟斷;面向工業互聯網制造體系,提出并開發的 I-DAC邊緣計算中間件解決了多系統、多協議連接中的結構混亂、和擁堵問題,提高加工效率20%以上,模具開發周期縮短15%以上,降低人力、制造成本30%以上,建設了家電行業精益管理體系,實現下單到產品交付原來的22天降低到9天的高效周期,將邊緣計算技術應用在手機行業,解決了云平臺下的制造過程大數據采集和過程控制問題,獲得專家、同行的認可。
新穎化
在“工業互聯網+先進制造”的產業機遇下,思谷入選首批廣東省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供給資源池企業,作為資源池內唯一一家專注于(啞終端)數據采集的企業,將與華為云、阿里云進行戰略合作,服務于10萬家企業。
思谷建有廣東省柔性電子制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與相關著名單位合作開發下一代柔性顯示器件及手機通訊產品制造裝備,
力爭成為廣東省創新創業的典范,
為中國制造業轉型和廣東省產業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何為“專精特新”企業?根據《遴選辦法》要求,廣東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是指主營業務和發展重點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及相關要求,技術創新和融資能力強,發展速度、效益和質量好,走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發展道路的中小企業,重點遴選制造業中小企業,優先遴選戰略性新興產業、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業、產業技術基礎,以及基礎軟件等領域的中小企業。